1.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
點擊復制微信號
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安全生產已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環節。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部分企業因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意識薄弱導致事故頻發,嚴重威脅員工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企業主要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其安全意識與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企業安全水平。
為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各地紛紛開展專題培訓,旨在通過系統講解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應急處置等核心內容,提升負責人決策能力與責任意識。同時,培訓聚焦工貿、建筑等高危行業,針對有限空間作業、機械傷害等典型風險強化實戰能力。通過培訓,推動企業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筑牢安全防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 責任意識強化:明確第一責任人法律職責,推動安全文化自上而下落實,減少管理盲區
● 風險防控能力提升:掌握隱患排查、應急演練等實用技能,降低事故發生率
● 經濟效益顯著:減少事故直接損失(賠償、停工)及間接成本(保險費用下調),同時提升生產效率
● 合規與社會效益:確保企業符合《安全生產法》等法規要求,增強政府監管信任與社會形象
第一講:認清形勢與法律責任:安全生產紅線不可逾越
一、當前安全生產嚴峻形勢深度剖析
1. 行業安全事故多發
2. 近三年數據統計分析
1)總體事故趨勢(2022-2024)
2)事故類型分布(2022-2024)
典型事故:2025年1月2日廣東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一自建房電梯井道砌筑工程發生較大高處墜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典型事故:2023年某商業綜合體項目塔吊部件墜落致6死9傷
重大案例:2022年某地鐵深基坑坍塌(死亡14人,損失2.3億)
3. 事故暴露的普遍性、深層次管理問題
1)意識淡薄
2)責任懸空
3)措施失效
4. 新業態、新工藝、新風險帶來的挑戰與應對壓力
1)技術迭代與標準滯后矛盾突出
2)復合型風險疊加考驗應急能力
3)傳統管理模式適應性不足
二、法律賦予主要負責人的核心職責與權力
1. 《安全生產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七項法定職責
1)建立健全責任制
2)保證投入
3)組織制定制度規程
4)組織教育培訓
5)隱患排查治理
6)應急預案與演練
7)及時如實報告事故
——全面負責、最終責任、不可替代性
2. 刑事風險與行政責任的邊界
1)刑事風險(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等)
2)行政責任(罰款、行業禁入、失信懲戒)
案例:企業主要負責人涉及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事故
三、落實“三管三必須”原則的關鍵作用
1. “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本質要求
2. 主要負責人如何推動構建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3. 厘清并壓實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具體安全責任
第二講:構建與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一、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 責任制制定原則
1)全面覆蓋
2)權責清晰
3)可量化
4)可考核
2. 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評審與動態更新責任制
1)頂層設計與全員參與結合
2)多維度評審機制
3)動態更新觸發機制
4)持續更新各層級責任制
3. 責任制內容要素
1)責任主體
2)責任范圍
3)責任清單
4)考核標準
二、壓力傳導:確保責任落到基層末梢
1. 建立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員工的全鏈條責任清單
1)縱向分級明責
2)橫向到邊定責
3)動態閉環管責
2. 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的關鍵要點與注意事項
1)責任內容精準化定制
2)考核標準量化可執行
3)簽約流程規范化管理
a四步簽約法:講解條款→確認理解→簽字捺印→存檔備案
b三類禁止:禁止代簽、禁止使用模糊表述、禁止違法轉嫁責任
c創新實踐:某央企使用人臉識別電子簽約系統
4)動態更新與閉環管理
3. 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責任履責痕跡化管理
1)全流程電子化留痕
2)大數據動態監測
3)多維度追溯驗證
三、考核問責:驅動責任有效履行
1. 將安全生產績效納入全員績效考核體系(一票否決/重大權重)
2. 建立科學、公正的安全生產責任考核評價機制
3. 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強化失職追責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
3)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4)有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
案例:依“四不放過”原則開展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調查
第三講: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
一、風險辨識:識別企業全流程風險點
1. 掌握常用風險辨識方法
1)安全檢查表法SCL
2)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3)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
2. 組織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風險辨識活動
要點:覆蓋人、機、料、法、環
3. 建立并及時更新企業安全風險清單
二、風險評估:科學確定風險等級
1. 常用風險評估方法
1)風險矩陣法LEC
2)LS法
3)事故樹分析
4)事件樹分析
2. 確定風險分級標準
等級:重大、較大、一般、低風險
3. 繪制企業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
四色圖:紅、橙、黃、藍
三、風險控制:制定并落實管控措施
1. 遵循風險控制層級原則
1)消除
2)替代
3)工程控制
4)管理控制
5)個體防護
2. 針對不同等級風險制定差異化管控策略與措施
3. 明確重大風險管控責任人、管控措施清單及應急準備
4. 主要負責人審批重大風險管控方案并監督實施
第四講:深化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一、精準排查:建立常態化機制
1. 多種檢查方式綜合運用
——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專項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等
2. 鼓勵員工報告隱患
方法:建立便捷渠道、獎勵機制
3. 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進行深度診斷
二、閉環治理:落實整改責任與期限
1.隱患分級分類管理:重大隱患、一般隱患
2. 執行隱患治理“五落實”原則: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
3. 主要負責人對重大隱患治理方案進行督辦,確保投入
案例:某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未及時落實整改被主管部門督辦并受處罰事件
三、成效驗證:杜絕虛假整改
1. 建立隱患治理驗收銷號制度
2. 運用信息化系統實現隱患上報、整改、驗收、分析全流程管理
3. 定期分析隱患數據,查找管理薄弱環節
第五講:強化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與保障
一、依法足額提取與有效使用安全費用
1. 明確安全費用提取標準、范圍和使用管理規定
2. 制定年度安全投入預算計劃,確保專款專用
3. 投入重點
1)安全設施設備更新維護
2)教育培訓
3)個體防護
4)檢測檢驗
5)隱患整改
6)科技興安
二、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法定投保義務
1. 安責險的功能與意義(事故預防服務、經濟補償)
2. 選擇合規保險公司,確保保險有效覆蓋風險
1)資質審查與償付能力評估:監管合規性核查、行業專項資質
2)保險產品匹配度分析
3)理賠服務能力驗證:服務網絡評估、歷史理賠數據、創新服務
4)成本效益動態管理
警示案例:某隧道工程因未核實保險公司工程險承保上限,導致6.8億元損失僅獲賠2億元
3. 發揮保險機構事故預防技術服務作用
三、提升安全生產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1. 應用先進安全技術和設備(自動化控制、智能監控、在線監測預警等)
2.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和精準度
第六講: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
一、主要負責人率先垂范與能力建設
1. 主要負責人帶頭學習掌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管理知識
2. 參加法定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證書
1)主要負責人取得A證
2)項目經理取得B證
3)專職安全員取得C證
二、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體系
1. 制定并實施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1)分層分類精準設計培訓內容
2)動態需求分析與目標量化
3)多元化培訓形式與資源保障
4)閉環管理與持續改進
案例:某建筑公司因未制定2024年培訓計劃被行政處罰
最佳實踐:某建筑企業通過"安全微課+掃碼考試"模式,員工合格率從72%提升至96%
2. 嚴格落實“三級安全教育”和轉崗、復工、四新(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教育
3. 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案例教學、實操演練、VR體驗等
三、培育安全行為習慣與應急技能
1. 強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SOP)培訓與執行監督
2. 常態化開展應急處置、自救互救技能訓練
1)每季度開展各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并進行效果評估,做到持續改進
2)由內部專業從員或委托第三方具有急救培訓資質的機構實施自救互救理論宣講與實操
3. 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良好氛圍
第七講: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一、科學編制與動態優化應急預案
1. 風險預案類型
1)綜合預案
2)專項預案
3)現場處置方案
2. 預案編制要求
1)針對性
2)實用性
3)可操作性
二、強化應急演練與評估改進
1. 綜合演練
2. 專項演練
3. 桌面演練
4. 實戰演練
三、加強應急資源保障與隊伍建設
1. 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定期維護檢測
2. 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鄰近救援力量簽訂協議
3. 確保應急通訊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
第八講:培育特色企業安全文化
一、明確安全文化的核心內涵與價值
1.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2. 安全文化對企業長治久安的戰略意義
1)引領價值導向,筑牢安全發展根基
2)增強組織韌性,賦能可持續發展
3)凝聚發展共識,驅動創新升級
二、領導垂范與全員參與
1. 主要負責人言行一致,展現安全領導力
2. 暢通安全信息溝通渠道,鼓勵員工參與安全管理決策
3. 安全行為觀察與正向激勵(STOP卡、安全積分等)
三、營造濃厚安全氛圍與人文關懷
1. 利用宣傳欄、內刊、公眾號、安全活動月等多種載體進行文化滲透
2. 開展親情助安、家屬開放日等特色活動
3. 關注員工身心健康,建立心理疏導機制
第九講:加強相關方與外包作業安全管理
一、嚴把相關方準入與資質審查關
1. 建立合格相關方(承包商、供應商、服務商)名錄和評價標準
2. 嚴格審查相關方資質、業績、管理能力和人員素質
二、統一協調管理與過程監督
1. 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雙方安全責任
2. 將相關方納入企業統一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等同管理
3. 加強作業現場安全交底、監督、檢查和考核
案例:某單位未與承包商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被主管部門處罰
三、強化高風險外包作業管控
1. 對動火、受限空間、高處、吊裝等特殊作業實施作業許可管理
2. 明確發包方與承包方現場監護責任
3. 作業全過程重點監控
第十講:嚴格履行法定報告義務與配合調查
一、事故報告:及時、準確、完整
1. 掌握事故報告的對象、內容、時限和程序(1小時內上報)
2. 杜絕遲報、漏報、謊報、瞞報行為
案例:瞞報事故相關責任單位被依法處罰
3. 保護事故現場,組織有效初期救援
二、配合調查:積極主動、實事求是
1. 主動提供事故相關資料、證據和情況說明
2. 組織內部配合小組,協助政府調查組開展工作
3. 尊重調查結果,認真落實整改措施
三、嚴格按“四不放過”原則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1.深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管理缺陷)
2.及時向全體員工通報事故情況及處理結果
3.將事故教訓轉化為改進安全管理、完善制度流程的具體行動
課程回顧

聯系電話:4006-900-901
微信咨詢:威才客服
企業郵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國制造業
助力企業轉型
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
資深實戰導師
客戶滿意度
續單和轉介紹